冠城集團董事長不管人財物,只管思想、文化和風險
冠城集團董事長韓國龍很忙。11月7日,在深圳市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時也有越洋電話打進來。他接通手機,與另一端談起收購瑞士名表事宜。打完電話,韓國龍壯心不已地說,要在未來打造出“中國的斯沃琪”。采訪中,他說話聲音低沈,但很愛笑,顯得春風滿面。他喜歡把複雜的問題用簡單的比喻緩緩道出,尤其喜歡談論夢想。在韓國龍看來,沒有夢想或者對夢想不夠執著的人不會成功。“人要想得快,要不斷有新的目標,但做事要慢、要穩,不圖疾進但求踏實,一步一步把每個階段該做的事情做好。”
房地産要擠有錢人的“泡沫”
1955年,韓國龍出生于福建福清一個貧瘠的村落。福清的石竹山,被譽爲“中華夢鄉”的傳奇之地,融合了佛道兩教文化,福清人深受“石竹山夢文化”的影響,走出了很多閩商。“夢文化可以促使每個人追求美好的理想,有夢就會有目標,不會在生活中迷失。”韓國龍說。懷揣著在石竹山所祈的夢,高中畢業後,韓國龍只身到南洋尋找出路,曾經追隨華僑巨商林紹良,學會了經商和做人之道。
20世紀80年代初,韓國龍從對台貿易中掘得第一桶金,並于1986年回到闊別11年的故鄉,開始涉足房地産業。6年後,他進軍北京,克服“水土不服”,在“冠城園”項目上大獲成功。20年過去,韓國龍目前已擁有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和冠城鍾表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兩家上市企業,以及中國大陸30多家參控股公司,投資領域包括房地産、制造、金融、奢侈品、高科技等,項目遍布全國一線城市。
如今,房地産、漆包線(機電設備上的一種組件)、鍾表已成爲了韓國龍事業的三個坐標、三張名片。其中表業和漆包線是韓國龍延續實業夢想的兩大陣地。目前,在制造業環境並不樂觀的情況下,冠城大通漆包線仍處于行業領頭羊的位置。
談到中國的房地産行業,韓國龍直言,再過10年,做房地産的個人會越來越少,行業需要洗牌,大浪淘沙。“我們那一代做房地産時,滿河都是魚,誰下去都能摸到,我只是摸了一條小小的魚。”韓國龍打趣地說。他認爲,當年的發展是抓住了改革開放中的機遇,現在這種機遇已經沒有了,新的機遇是民營企業做地産,並進行兼並、重組、集合創新。今年,韓國龍的企業成爲北京老牌國企——北京海澱科技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鞏固了自己在京城房地産界的地位。“我們理性拿地的步伐不會停止,找合適項目並購的步伐不會停止。”韓國龍說。
對于新一輪的房地産調控政策,韓國龍這樣分析:“房地産業這些年的發展就像一場盛大的宴席,我們都吃得很痛快,滿載而歸,但桌上已經積累了很多的雜物殘余。一定要有一些衛生清理,就是今天的調控,否則繼續吃下去就不健康了。發展了20年,不淘一淘不行,但清理垃圾不是要把客人攆走,而是爲了讓企業更好地參與宴會。”韓國龍認爲,在調控的同時,一定要有配套政策掃尾,比如出台物業稅等,産生的利潤補貼給底層;要擠有錢人的“泡沫”,不要擠老百姓的。“這幾年,保障房、廉價房、公租房做得非常好。不能把有錢人拒之門外,北京下一步一定會走這條路,逐步放開,讓有錢人擠進來。”
在韓國龍看來,房地産企業要創新求變,打造多元産品線,分擔風險,而不是“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韓國龍表示,自己的企業現在正逐步轉型,做養老地産、商業地産、醫療地産、旅遊地産、文化地産、金融地産等,這樣既滿足了社會需求,又提升了企業的影響力,通過打造多元化産品線,進一步提升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此外,房地産企業還需要內部調控,努力提升自身價值,保持現金流的平衡,始終穩健前行。打造手表業“五朵金花”與“向日葵”
手表業,是韓國龍的另一個夢。“中國的表業是一張白紙,裏面的市場很大,現在中國奢侈品市場廣闊,前途一片光明。”韓國龍一語道出了進軍表業的初衷,“中國人喜歡戴表,也愛表,爲什麽我們不打造中國自己的高檔手表呢?” 除了天生的投資嗅覺因素,韓國龍涉足鍾表業也來源于他的性格。“我多次前往歐洲國家考察,看到在瑞士小鎮裏,制表工終身爲之付出的寂寞和堅守,我很感動。他們對精細工藝的創新和追求,正是今天中國所缺少的。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韓國龍說,今後二十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將是相當活躍的。“我們不能長期做來料加工或者給人家設計制造,我們要自己創造品牌,品牌就是無形的財富,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曆史太短,更需要力量和激情。”他認爲,未來一定要兼並外企來造就中國的民族品牌,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要承認他們的技術、管理、曆史,善于向人家學習。在兼並的過程中,要面對中西文化衝突,要慢慢地處理,學會尊重,去交朋友。“做人一定要出門靠朋友,要相信朋友比金錢重要,這樣我們的事業才會有春天。”
去年,韓國龍成功收購了擁有100多年曆史的瑞士名表“绮年華”,一時引起業界矚目。他告訴記者,要讓民族表業立起來,就要打造“五朵金花”、“一個向日葵”。“五朵金花”指5個中國名表或國際名表品牌,讓每朵“金花”的純利潤達到1億元以上。“向日葵”意在做世界頂級手表,如世界十大名表之一,比“五朵金花”更高一層。目前,“五朵金花”已經有了3個——羅西尼、依波、绮年華,另外兩個還在尋找。韓國龍向記者透露,他打算3年實現“五朵金花”計劃,5年實現“向日葵”計劃,“要求很高,挑戰很大,動力也很大。”
企業“老中醫”
韓國龍自诩爲企業的“老中醫”,年輕後輩折騰久了,常常找他把把脈,“開藥方”調養一下。對于企業管理、經營之道,他有著獨特的解讀和把握。
環球人物雜志:什麽才是成功的商人和成功的企業?你的經營哲學是什麽?
韓國龍:做商人也要有一顆仁慈、謙虛的心,要寬容待人,與社會一起進步。成功了不要狂妄,低潮時不要失落,無論事業怎樣發展,都要保持謙虛的心態,不斷拜師、不斷學習。
一個成功的企業,除了要跟著國家經濟的脈搏持續、穩健地發展外,還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厚待投資者、善待員工、回報社會。
環球人物雜志:與浙商、晉商、港商相比,有不少人認爲閩商“江湖氣、任人唯親、家族作風”等,你如何看?對于家族企業,在永續發展上,你有怎樣的考慮?
韓國龍:閩商的優點是善于抓住機遇,劣勢是愛冒險。我最愛唱的一首歌是《敢問路在何方》,豪邁和氣魄正是閩商獨有的文化特質。在我所接觸的閩商朋友中,他們不拼爹,也不靠投機取巧,大多數都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做大做強的。要問和其他地域商人有何不同,“愛拼才會贏”是閩商血液裏流淌的正統特質,當然江湖氣息也好,家族作風也好,不能說沒有,但隨著時代改變,大浪淘沙下的閩商,正與時俱進。
我從不否認我的企業是家族企業,子女會參與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但我們也注重企業法人治理,注重職業經理人的責、權、利,逐步淡化家族色彩。你們也看到,冠城大通這幾年正形成完善、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及企業內部管控,職業經理人管理團隊也日趨成熟。
我現在比較超脫,在企業不管錢、不管人、不管物,很多人都舍不得這三件事,我管思想、管文化、管風險。家族企業的色彩正在淡化,我想這就是一種嘗試,一種變化。其實這就是“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問題,解放戰爭一定要用親人、親情打勝仗、做事情,建設社會主義一定要用人才。中國民營企業一般都要走這兩個階段。
環球人物雜志:你一直擔任地方政協委員以及其他社會職務,你如何理解政商之間的關系?
韓國龍:政商關系應該是親民關系,一道積極奉獻社會、一道促進社會發展的關系。沒有政府不行,但不能利用政府。跟著政策走,而不是跟著某個官員走。不能做官商勾結的事,那樣做會有了今天沒了明天。
環球人物雜志:對于新生代的創業者有什麽建議嗎?
韓國龍:心一定要靜,在不同的時代做不同的事,我希望新一代創業者做高新技術、高科技行業,不能像我們這一代,做的都是傳統行業。國家已經富強了,那已經不符合中國發展的需要,我們需要打造更多高附加值的産品。